电熔连接接头的缺陷主要有不良操作和焊接工艺缺陷两种现象
浏览:1753次 发布日期:2022-05-09 字号:大 中 小
1、 不良操作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不良操作是指在进行电熔连接时管件组装、定位、管材或插口管件表面氧化层的处理等操作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这些都会对接口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并导致焊接失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 焊接前对管材表面氧化层的刮除工作不充分。
此项问题在管道连接中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聚乙烯管材在生产过程中的冷却阶段会在管材表面形成一层约0.1-0.2mm的氧化层,因此进行电熔连接前必须对焊接区域的表面氧化层进行刮削处理。否则会大大增加不良接口的比率,甚至造成百分之百的熔接失败,对于电熔鞍型管件,焊接区域电热丝包覆线表面的刮削也是非常重要的。
b) 电熔管件与待焊管材不同轴现象
电熔管件进行焊接时,电热丝通电后向周围的聚乙烯材料进行加热,正常情况下,聚乙烯材料的加热并膨胀是均匀的,电热丝将周围的聚乙烯材料加热到熔融状态,熔料会慢慢填满空隙,不会在焊接界面存在应力现象,因此能获得较稳定的焊接质量,电熔管件与待焊管材组装时存在不同轴现象,电阻丝受到组件不同轴产生的空隙不均匀影响造成熔料发生从小空隙部位向大空隙部位位移情况,最终引起电阻丝堆积直至短路,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出现聚乙烯材料的呈液体状态喷出焊接界面的现象。
电熔管件与待焊管材不同轴
c) 焊接时管件和管材安装不到位
焊接时管材插入管件位置没有达到焊接前的划线位置,即插入位置不到位,这样一部分电阻线将不与管材接触而裸露在空气中,导致焊接时裸露的电热丝通电后受热不均而出现冒烟甚至短路现象,引起焊接失败。
电熔鞍型管件未夹紧导致的熔接失败电熔鞍型管件在安装时需对管件的螺丝进行均匀的拧紧工作,保证鞍型管件的整个焊接端面与管材紧密贴合在一起,如果安装时电熔鞍型管件与管材之间存在缝隙,会引起鞍型管件的空焊,导致焊接时裸露的电热丝通电后受热不均而出现冒烟甚至短路现象,引起焊接失败。
电熔鞍型管件未夹紧导致的熔接失败
d) 焊接后采用冷水强制冷却
焊接后的电熔管件需进行正常的自然冷却以获得最佳的焊接效果,冷却阶段中电热管件和管材不能受外力左右,且不得采用冷水等方式进行强制冷却,因为电熔管件冷却的过程是聚乙烯(PE)材料收缩的过程,强制冷却将引起焊接区域局部冷却不均匀导致焊接质量的下降。
2、 焊接工艺缺陷
a、 未熔接或熔接程度不够现象
此现象是指电熔管件焊接完成后,进行剥离试验时电熔管件与管材焊接处出现脆性开裂现象,此现象有可能在焊接完成后管件本身有发热现象,观察孔有顶出现象,甚至在焊接完成后的试压工作都有可能通过,但是在管道长时间运行后有可能会出现灾难性的事故。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a) 部分厂家电熔焊机存在以下现象:焊接开始计时后输出电压需要大约4秒钟时间才能达到设定电压,这对于焊接时间较短的小口径电熔管件来说是致命的,例如dn63mm电熔套筒焊接时间仅为50秒,使用此种焊机进行焊接等于是将电熔套筒的焊接时间缩短的10%,这种情况下焊接质量必然无法保证。
b) 现场焊接时的电压受焊机或工作环境的影响达不到电熔管件焊接要求,导致焊接热量低,焊接区域未达到熔融状态进行正常的焊接;
现场焊接时焊接时间过短,有可能是设置时间过短或焊接过程中断,焊接热量低于正常焊接的热量,导致焊接失败;
c) 熔管件与管材的间隙过大,管件焊接时聚乙烯(PE)原料达到熔融状态后也无法充分填满整个焊接界面的间隙,造成整个焊接界面未熔合或熔接强度过低;
d) 电熔管件或管材表面在焊接前存在沙土、水、油等污染,焊接时这些杂物直接夹杂在焊接界面中,导致焊接界面的熔接质量严重下降,从而引起焊接面的脆性开裂现象。
b、 电熔管件的过熔现象
电熔管件过熔现象电熔管件的过熔现象是是指焊接时电熔管件出现聚乙烯(PE)原料呈流淌状溢出甚至喷出,管材或管件外观颜色发生变化。
出现过熔现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a) 现场焊接时的电压受焊机或工作环境的影响超过电熔管件焊接要求,导致焊接热量过大,焊接区域达到熔融状态后继续加热导致聚乙烯(PE)原料受热过度造成聚乙烯(PE)原料呈流淌状溢出甚至喷出;
b) 现场焊接时焊接时间过长,有可能是设置时间过长或焊接过程出现异常,焊接热量超出正常焊接的热量,出现过熔现象。
过熔现象在焊接完成后的试压工作基本上都能通过,但过熔现象严重时对焊口处的聚乙烯(PE)原料会产生降解的影响从而影响焊口的焊接质量。